文言文(45分)
(一)默写
1.去年今日此门中,。(《题都城南庄》)
2.,人约黄昏后。(《生查子·元夕》)
3.风劲角弓鸣,。(《观猎》)
4.山行六七里,,酿泉也。。(《醉翁亭记》)
(二)阅读下面的两首小令,完成第7—8题。(8分)
天净沙·秋
白朴
孤村落日残霞,__________________,一点飞鸿影下。青山绿水,白草红叶黄花。
天净沙·秋思
马致远
___________________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6.默写文中的空白处。(4分)
7.《天净沙·秋》中“__________”和《天净沙·秋思》中“___________”,表明两首小令写的都是黄昏之景。(2分)
8.选出下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_(2分)
A.两首小令是同一曲牌,所以韵脚相同。
B.两首小令都描写的萧瑟荒凉的秋景。
C.两首小令写景都由远及近、实虚结合。
D.两首小令都抒发了游子思归的情怀。
(三)阅读下文,完成9——11题(15分)
岳阳楼记(节选)
①若夫霪雨霏霏,连月不开,阴风怒号,浊浪排空。__________商旅不可以,樯倾楫摧。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
②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沙鸥翔集,锦鳞游泳。岸芷汀兰,郁郁青青。而或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跃金,静影沉璧。渔歌互答,此乐何极!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偕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
③嗟夫!予尝求__________,或异二者之为。何哉?__________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欤!噫!微斯人,吾哪个与归?
9.选文作者是(朝代)的(人名)。(2分)[来源Com]
10.用现代汉语讲解下列句子(8分)
①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答:( )
②日星隐曜,山岳潜形。答:( )
11.文中表现“古仁人之心”内涵的句子是。(2分)
12.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(3分)
A.①、②两段流露出作者“悲”和“喜”两种不一样的感情。
B.景物描写是为了表达作者“以物喜”“以己悲”的心情。
C.作者与“古仁人”都有相同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。
D.“微斯人,吾哪个与归?”流露出作者悲观的情绪。
(四)阅读下文,完成12——15题(12分)
宋太祖怕史官
宋太祖尝弹雀①于后园,有臣称有急事请见,太祖亟见之,其所奏乃常事耳。上恕,诘其故。对曰:“臣以尚②急于③口弹雀。”上愈怒,以柱斧柄撞其口,堕两齿。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。上骂曰:”汝怀齿,欲讼我耶?”对曰:“臣不可以讼陛下,自当有史官书之。”上既惧又说,赐金帛慰劳之。
【注解】
①弹雀:拿弹弓打小鸟。②尚:还是。 ③于:比。
13.讲解下列句中加点词(4分)
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 徐__________
自当有史官书之 当
14.用现代汉语讲解下列句子,注意加点词含义(3分)
上怒,诘其故。
15.从文中看,上“惧”的是,“说”的是。(2分)
16.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是个贪玩又专制霸道的昏君。
B.是个专制但知错就改的明君。
C.是个胆小又笼络人心的昏君。
D.是个有巨乳怀大方度的明君。
2、现代文(44分)
(一)阅读下文,完成第17 -20题(20分)
seline;"=""> 从三到万
seline;"=""> 马南邨
seline;"=""> ①学习文化常识能否走终南jié__________径呢?这是很多初学的同志时常提出的问题。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,不可以过于笼统。肯定说能或不可以,都不适合。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,学什么,用什么办法等等,要根据具体状况进行剖析。但,一般地说,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,尤其是初学的人不适合需要过急。
seline;"=""> ②“文化”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。国内古时候的念书人,非常早就看重按部就班的学习技巧,这是符合于一般规律的正确办法。由于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,还要靠记忆力,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,要理解和记住刚掌握的东西,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假如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掌握,其结果一定要吃大亏。
seline;"=""> ③有一个故事在明清人酌笔记中重复出现了多次,尖锐地讽刺了这种妄人。这个故事是说:“有田舍翁,家资殷盛,而累世不识‘之’‘乎’。一岁,聘楚士训其子。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。书一画,训曰:一字;书二画,训曰:二字;书三画,训曰:三字。其子辄欣欣然,掷笔归告其父,曰:儿得矣,儿得矣;可无烦先生,重费馆谷也,请谢去。其父喜,从之。具币谢遣楚士。逾时,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,令子晨起治状,久之不成。父趣之,其子恚曰;天下姓氏夥矣,奈姓何的万?自晨起到今天,才完五百画也。”
seline;"=""> ④这个故事比较通俗易懂,有些相声演员也曾说过。但,大家大都只把它当做笑话,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。我的怎么看不是如此,我以为大家应该从这个故事中,吸取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。
seline;"=""> ⑤对于一个人来讲,学习过程中有若干要紧的关节,假如处置不好,总是会干扰学习的成败。初学的一个非常重要关节,就是在刚刚掌握1、2、三或外国文A、B、C等等的时候,有一些轻浮的人,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,总是就“欣欣然”起来,以为“得矣,得矣”,什么都知道了。这也仿佛学打拳的人,刚掌握几个动作的时候,多半以为自己非常了不能,处处想跟其他人较量几下子。倒是学得多了,真的有了一些本领,才反而虚心起来。这样来看,越是没本领的就越是不可一世;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小心。
seline;"=""> ⑥从教学的过程来讲,不管要学什么,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,逐步深入地把常识教给学生。因此,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,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,感觉基础知识不难,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。而学生假如不可一世,看到基础知识比较容易,就把老师一脚踢开,那样,他就什么也学不成。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,他以为从此可以不必再请老师了。却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基础知识,只掌握1、2、三,对于所谓“六书”等起码的常识一点也不懂,所以他爸爸叫他给万姓亲友写请柬,他就__________。
seline;"=""> ⑦事实上,1、2、三这三个字的确非常不错认,而从三到万,从文字结构上说却经过了很多复杂的变化。要了解这类变化,也仿佛其他各种常识一样,需要渐渐学习,并且需要老师指导,不可能只凭件么“天才”就能非常快掌握的。假如完全无人教,倒非常可能什么也学不会。大家之所以应该看重教师有哪些用途,理由也就在此。
seline;"=""> ⑧大家不懂的东西还非常不少,都迫切需要虚心学习。但,在学习上有许多问题,并没得到彻底的解决。从三到万这个故事好像对大家有一些启发。大家无妨以此为例,举一反三,想一想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大大家的学习吧。
17.依据拼音写汉字。(2分)
jié____________________径
18.本文论证严密,开篇提出了的论点,再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古时候的一则故事得到的教训两方面加以论述,然后又从和两点经验教训中告诉大家如何做,最后总结全文。(9分)
19.下列句子可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( )(3分)
A.积土成山,积水成渊。
B.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,吾止也!
C.书非借不可以读也。
D.昨夜江边春水生,艨艟巨舰一毛轻。
20.研读补充材料的内容,完成下面的题目。(6分)
补充材料:1949年5月27日,上海解放。携带战火硝烟的陈毅在第二天,便以市长的身份正式接管了上海政府。刚解放的上海各种物品奇缺,特别当陈毅市长获悉市民缺少盘尼西林等药品时,他连夜登门造访深居简出、闭门著书的化学家齐仰之,请他出面主持此类研究工作。但齐几番推脱,后来陈毅终于用他的真诚,让齐仰之欣然赞同主持筹办盘尼西林药厂。
①仿照例句,在下面的表格里概括补充材料。(3分)
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
②这段补充材料作为事实论据,能论证文中“__________”的看法。(3分)
(二)阅读下文,完成第21—25题。(24分)
seline;"=""> 甘为春泥护春花
seline;"=""> 陈漱渝
seline;"=""> 只须能培一朵花,就可以做做会朽的腐草。——鲁迅
seline;"=""> ①每每读起这意味深长的句子,我都按捺不住地想到他——鲁迅,这位一直勉励着大家年轻一代向前走的中国文豪。
seline;"=""> ②1925年的一个北京夏夜,鲁迅端着高脚煤油灯,将五位年轻人迎进了一间伸手可触房顶的“灰棚”——他的卧室兼工作室。鲁迅亲切地招呼年轻人们坐下,又拿出一些糖果和小花生款待他们,然后就从一般书店不愿印行年轻人人的译作引入话题。鲁迅说,他留学日本,常常通过东京神田区的丸善书店购买德文书刊。这家书店起初规模非常小,全是几个大学生慢慢经营起来的。年轻人们感到鲁迅的话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与启示,便想尝试着
自办一个出版社,去印我们的译作。他们好像看到了一个渺茫的期望,平时少有笑影的脸上不禁漾出了笑容。但要自印书刊,第一要解决经费问题,估计大约有六百元本钱。六百元,对于这类不名一文的年轻人当然不是一个小数目。想到这里,刚刚还
兴致勃勃的年轻人们不觉又泛起愁来。鲁迅仿佛看出他们的心思。他表示,年轻人们没人各筹五十元就好了,其余成本可全部由他垫付。年轻人们不无遗憾地说,“像这种经营规模,一年也不过能出五六本书罢了。”鲁迅笑着反驳道:“十年将来,岂不也就非常可观了吗?”就如此,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
“实地劳作,不尚叫嚣”的年轻人文静社团——未名社就如此诞生了。
seline;"=""> ③鲁迅对未名社成员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。社里有一位叫李霁野的,他译完《往星中》后,鲁迅不只为之校订译稿,而且托画家陶元庆设计这本书的封面。鲁迅还亲自拟了一篇六七百字的内容说明,供陶元庆绘图参考。当李霁野由于没学费而计划卖掉《黑人假面》的译稿时,鲁迅立即借给他一百元,让他将译稿留在未名社出版。鲁迅还源源不断地为未名社的刊物供稿,帮助它飞速打开局面。对于未名社出版物的印刷装帧、代销委售等细事,鲁迅也一一注意,亲自指点。__________,鲁迅恳切而幽默地说,他并不是“从井救人”的仁人,对他的帮忙不要不安于心。擅长感激当然是一种美德,但假如老记挂这类小事情,就容易给感情以束缚,是自己不可以高飞远走。
seline;"=""> ④1932年秋季,有一位上海英商汽车企业的售票员在牛毛雨中来到内山书店。突然,北面书架上一本书脊印着“鲁迅译”三个字的《毁灭》映入了他的眼帘。他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了这本书,爱不释手地摩挲着。当他看到封底表明的价格是“一元四角”时,不只有的发窘了。由于他的口袋里总共只剩下一块多钱了,这是他跟另一位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。__________
seline;"=""> ⑤这位工人突然记起在一本杂志上刊登的《鲁迅访问记》,意识到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《毁灭》的译者鲁迅先生,怦怦直跳的心宛若要蹦出胸口。
seline;"=""> ⑥鲁迅看出这位售票员的心思,有从书架上取另一本定价一元八角的书——苏联的小说《铁流》,携带奖励似的微笑慈祥地对他说:“我卖给你,两本,一块钱。”鲁迅接着讲解道:“这本书(指《铁流》)本来可以不要钱的,但它是曹先生(指曹靖华)译的,所以收你一块
钱本钱;我那一本,是送给你的。”售票员(yì zhì)不住内心的激动,从里衫的衣袋里掏出那块携带体温的银元,放在鲁迅干瘦的手中,鼻子陡然一酸,几乎掉下泪来。他恭敬地向鲁迅鞠了一躬,把两本书郑重地放进盛夹剪。票板的帆布袋,噙着泪花匆匆走出店门。他对自己说:__________此后,这位年轻人电车工人跟千千万万革命者一块,投入了“毁灭”旧中国的革命洪流里。
seline;"=""> 入门知识(6分)
seline;"=""> ①标题中“甘为泥土护春花”中“为”的读音是_______,理由是这里的“为”的意思是________
seline;"="">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(2分)
seline;"=""> ②依据拼音写词汇。售票员(yì zhì)不住内心的激动( )(2分)
seline;"=""> ③第⑤段中有一处错别字,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。(2分)
seline;"=""> 22.第④段画线句刻画人物用了___________描写办法,用途是_______(4分)
seline;"=""> 23.第⑥段中售票员说的“鲁迅先生是同大家一块的!”成为文中所有年轻人们的心声。从文章的内容来看,做出这个判断的具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(6分)
seline;"=""> 24.结合上下文来看,第③段画线句中“年轻人人”为何不可以改成“李霁野”?(4分)
25.依据文章内容,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(4分)
A.未名社具备“实地劳作,不尚叫嚣”特征,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年轻人文静社团。
B.鲁迅在日本时过去自办出版社印我们的译作,一次勉励年轻人们,给他们圆梦的期望。
C.鲁迅以为自己对未名社的付出,只不过小事情,不期望年轻人们因此失却更大理想。
D.鲁迅教会有志年轻人投入到毁灭旧中国的革命洪流中,并勉励他们一直向前走。
3、综合运用
26.阅读下面的材料,完成后面的题目
鲁迅不但是中国,而且是世界。1936年十月19日,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。先生说:“忘记我,管自己生活。”半个多世纪以来,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家却都没忘记先生。怀念鲁迅,研究鲁迅,书报、杂志、互联网都时有有关的文章发表。让大家每一个人都以我们的方法纪念鲁迅先生。
①看图写文
鲁迅先生去世后,时任《晨报》副刊编辑的孙伏园写了下面这副挽联,请你将这副
挽联填写完整,并作简要赏析。
上联:踏《莽原》、刈《野草》,《热风》《奔流》,一生《__________》
下联:痛《毁灭》、叹《而已》,《10月》《噩耗》,万众《彷徨》
赏析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③看法争鸣
人教版语文教程大变脸,鲁迅的《风筝》被删去。网友纷纷热议此事,部分网友赞成此举,觉得中小学生读鲁迅作品确实太难;也有人持反对建议,表示鲁迅的经典作品不应从语文课本中撤掉。对此,你有什么怎么看?
参考答案
1、文言文
1.人面桃花相映红
2.月上柳梢头
3.将军猎渭城
4.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
5.佳木秀而繁阴
6.轻烟老树寒鸦、枯藤老树昏鸦
7.落日、残霞;昏鸦、夕阳
8.A
9.(北)宋、范仲淹
10.①__________不__________ __________而__________。
②太阳和星星__________了__________,山岳__________得不见__________。
11.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
12.C
13.(1)慢慢地(2分)
(2)应该,应当(2分)
14.皇上生气了,责问他如此做是什么原因。(3分,关键字:诘,故,其)
15.惧:我们的昏庸被史官记录下来影响名声;说:有这稀一位敢于劝谏的忠臣。
16.B
2、现代文
17.捷(2分)
18.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,不适合需要过急。 国内古时候的念书人看重按部就班的学习技巧(2分)学习习惯要谦虚小心。(2分)应该看重教师有哪些用途。(2分)
19.A
20.陈毅夜登陋室招聘齐仰之。(3分) 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小心。(3分)
21.入门知识
①wéi 这里“为”意思是“成为”、“作为”、“做”。
②抑制 (2分)
③怦怦直跳应改为砰砰直跳(2分)
22.肖像描写(1分) 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精神矍铄的样子(2分),也写出了售票员对鲁迅先生的印象之深。
23.资助年轻人办未名社;关怀未名社成员、送译作给年轻人读者(售票员)。(6分)
24.结构上“年轻人人”与段首句句中未名社成员照应;(2分)内容上体现了鲁迅先生关怀的不是一个人;也表明感激鲁迅的人也不少。(2分)
25.C
3、综合运用
①《故乡》《孔乙己》(2分)
② 呐喊(1分) 以鲁迅译著书名及所主编之刊名缀成一副挽联,构思独特。(1分)
上联表达对鲁迅一生功绩的赞美;下联抒发对他去世的悼念惋惜(2分)
③(5分,需要:看法1分,说明理由3分,语言表达1分);错别字2个及以上可倒扣1分。